居家养老物联网平台现全面招商,热烈欢迎!029-86630006
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告中心 » 行业新闻
北京日报评论:居家养老需要更多技术加持
 [打印]添加时间:2021-03-18   有效期:不限 至 不限   浏览次数:202
     据报道,作为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街道,上海江苏路街道近日启动了为辖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水表的工作,一旦水表读数12小时内低于0.01立方米,“一网统管”平台就会及时将信息反馈给街道和居委会。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助老养老成为中国社会的大课题。尽管现在各类养老机构不断健全,但居家养老依然是大多数老年人的第一选择。留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养老当然很好,但问题在于,许多子女与父母并不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有的居住地还相距甚远,而独居老人突发疾病的情况时有出现。如何更好利用社区资源,确保居家养老的舒适度、安全性,是十分艰巨的现实任务。
    以技术加持居家养老,为破解难题提供了新方案。从前,街道或社区主要靠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电话、上门的方式关爱独居老人,人力成本较大,服务也未必能那么及时。而小小智能水表中融入的巧思,既包含了对老人的关切,也提供了一种思路:借助技术进步,有望以一种低成本、低人力消耗的方式,把社区打造成“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事实上,近年来,各地类似探索还有不少,比如,北京为独居老人提供“智能门禁+巡视探访”服务,浙江海宁为失智老人发放定位手环。老人得到更多保护,社区工作效率提升,丰富“中国式养老”方案的同时,也切实为家庭和社会解除了后顾之忧。
    立足中国国情,智慧养老的方向,应当是以技术降低养老成本、提升服务效率。现如今,养老服务领域也出现了类似于AI陪伴机器人、智慧护理床、远程监测手表等智能化适老产品,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但就目前来看,能用上种种高端设备的老人终究是少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有2.54亿,占总人口的18.1%;老年人数众多,且老龄化态势复杂,城乡差异、地域差异等同时存在。如何进一步提升技术发明的“适老性”,推动大众化、低成本的技术普及,让更多老人享受到“技术红利”,还需要各方携手探索。
    技术再先进,服务再完善,也无法解决所有养老问题,尤其是老年人的情感寄托问题。对子女来说,尽管路途远、时间紧、压力大,难以常回家看看,也得多多联络、时时关爱老人。以家人之爱为基点,经过社会发力、技术加持,定能支撑起老人们的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