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物联网平台现全面招商,热烈欢迎!029-86630006
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告中心 » 行业新闻
到2025年,形成社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打印]添加时间:2021-05-28   有效期:不限 至 不限   浏览次数:180
   5月27日,市新闻办召开展望“十四五”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民政事业“十四五”规划有关情况。据悉,我市民政事业“十四五”规划已初步完成,将于近期正式发布。根据规划,到2025年,我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形成社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筑牢民生保障底线,确保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100%“我们将全面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健全完善以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专项救助为支撑,急难救助为辅助,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梯度式救助体系,打造‘六社联动·威你办’救助工作品牌,构建‘9+N+1’多层次综合社会救助格局。”发布会上,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孙玉建表示,到“十四五”末,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上年度人均消费性支出的30%、50%以上,争取实现城乡统一。针对特困人员的服务保障,要确保有意愿的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100%,推动特困人员中的重症精神病患者全部集中收治。今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市民政局在“十四五”期间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规划也有相应调整。我市将多领域加强未成年人兜底保障工作,适度提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的基本生活费标准,“十四五”末,预计保障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600人,保障标准保持全省前列。同时,在市县两级全部设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支持儿童福利机构面向社会提供服务,开展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代养工作。此外,我市还将不断提升残疾人福利保障水平,健全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完善动态调整机制,持续解决残疾人生活困难和长期照护困难,有效保障残疾人生存发展权益。“十四五”期间,预计全市约4万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60%以上“‘十四五’期间,我市养老服务发展总体思路是推进基本养老服务,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市民政局四级调研员秦之江说。“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大力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构建起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制度、长期照护保险等制度。推进落实新建和既有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到2025年,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形成社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大力发展农村互助型养老设施,加快构建衔接互通、连接成网的县乡村三级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同时,鼓励养老机构运营城乡日间照料设施,发展家庭养老床位,支持特殊家庭适老化改造,扩大政府为特殊群体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覆盖面,为居家老人提供嵌入式的、就近的、身边的、床边的多样化服务。加大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供给,到2025年,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60%以上,托住失能老人的照护底线。我市还将积极扶持“互联网+养老”“物业+养老”“医疗健康+养老”等发展,联合推动老年用品进家庭、社区、机构和园区工作,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结构,激发社会力量投资,培育一批新型养老产业集团。

  深化殡葬改革、规范婚姻登记,提升基本社会服务目前,我市正全面落实基本殡葬惠民政策,加大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力度,推行海葬、树葬、骨灰寄存、小型卧碑葬等节地生态葬式。“十四五”末,全市火化率保持100%,节地生态安葬率达到60%以上。此外,市及区(市)将至少分别建成1处市级、县级节地生态公益性公墓,每个镇(街)原则上至少建设1处镇级集中型公益性公墓,引导村(社区)坟墓逐步迁移,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我市还将加快婚姻登记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婚姻电子证照的共享应用,推动婚姻登记“一次办好”,婚姻登记合格率保持100%。同时,开展婚姻登记诚信建设,推行婚姻登记严重失信当事人信用约束和联合惩戒。“十四五”是脱贫攻坚巩固期。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耿波表示,我市将按照“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兜底政策总体稳定,将脱贫人口中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相应社会救助保障范围,充分发挥“威救你”社会救助综合信息平台作用,加强部门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实现精准核对、精准施策、精准救助。针对区划地名工作管理,我市将进一步优化乡镇级行政区设置和结构布局,助力小城镇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新地名公共服务内容和方式,加强地名信息的大数据应用,健全完善以地名标准化为基础、信息化为手段、城乡系列地名标志为载体、地名文化为支撑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主动发现机制,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定期核查机制,实行动态监测、动态调整,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口纳入救助范围,全面打造多层次梯度式救助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