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物联网平台现全面招商,热烈欢迎!029-86630006
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告中心 » 行业新闻
失能老人居家养老痛点如何解
 [打印]添加时间:2022-03-28   有效期:不限 至 不限   浏览次数:167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增大,老龄化速度加快,供需矛盾突显,养老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老年失能”“老人空巢”“未富先老”等问题,更是让人们焦虑。
 
  目前,失能老人居家养老仍是社会主流,因为缺少系统性的保障措施,家人担心将失能老人送去机构,会出现漠视甚至虐老事件。
 
  失能老人养老存在哪些痛点?如何让失能老人过上有尊严的晚年?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让喘息服务更普惠
 
  “老吴不记事了。”在江苏省连云港市,87岁的王英正在替89岁的老伴吴传擦身,他已经十分瘦弱,却像孩童一样闹着回老家。对此,王英不住苦笑:“老吴只记得30年前在村里的老房子,咱家反倒成‘宾馆’了。”
 
  2014年,吴传被电瓶车撞倒摔伤了头,记忆每况愈下,到后来,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儿子在外地工作,女儿虽在本地,但白天要上班。随着吴传症状恶化,家里乱作一团,王英就找了保姆分担半天家务。
 
  就算有保姆帮衬,但照顾心智像个小孩的老伴,王英觉得自己像在坐牢,说:“老吴是个暴脾气,一看不见我就发火,但又亢奋多动,我和保姆得轮班看着,一不留神就看丢了。”
 
  最近走丢的一次是某夜凌晨,吴传悄无声息地走出家门。等王英起夜时,她看见大门敞开,立即打通女儿的电话。在数个小时寻人后,女儿才在七楼的楼梯间找到穿着单薄睡衣蜷缩在墙角的父亲。
 
  “还好老吴不会按电梯。”王英后怕不已,“走丢了就找不回来了。”
 
  吴传养老成了家里的难题。女儿为家里大门上了两道锁,沉沉的铁链却解决不了她的担忧:“爸爸记不清自己做过什么,一件事就问十遍以上,实在消磨耐心,现在生活也不能自理。要是把老爸送到养老院,万一遇到个别缺少爱心的护工虐待他,他也记不住,说不出。我听说现在有医院搞‘医养结合’,针对我爸爸这样又失智、又失能的老人,有没有专业的养老服务可以提供呢?”
 
  “老吴白天睡觉,晚上就时不时摇醒我,亢奋地指着角落告诉我‘家里有人’,有时候搅得我一夜也睡不了。”随着王英的渐渐老去,高血压伴随三叉神经痛等病症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认为,社会应该给有失能失智老人的家庭多一些关注,“老吴离不了人,送到养老院不放心,但至少有暂时托管的地方,给陪伴照顾的家庭成员‘放个假’吧。”王英说。
 
  一位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有些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失能又失智、完全卧床,就好照顾一些。遇到狂躁亢奋型病人,就得24小时不离人,需要两三个护工,家庭的确疲于应付。”但面对机构不被信任的问题,对方表示,信任缺失是目前养老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买不到、买不起、买不好、买不安心”的问题,近日发布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体系,探索开展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喘息服务”。
 
  “喘息服务”被比喻为“养老救火队”,由政府或民间机构牵头成立专门队伍培训,提供临时照顾老人服务,让家属获得“喘息”机会。一些地方已有类似探索。2018年,北京市丰台区推出喘息服务试点。政府聘请养老服务机构,家庭可向街道报备,街道审核后就近派单,机构派出专业护理人员上门服务。费用由政府负担,统一标准为每月500元。2021年7月,江苏省南京市在全市启动“失能人员照护保险”服务。
 
  规范专业护工市场
 
  找不找住家保姆,成了生活在浙江省台州市的许家二老争执不休的话题。
 
  “找一个管吃管住的住家保姆贵得很,来到家里又不干活,素质还差。”许老先生愤愤不平。家中换了三个保姆,第一个待了大半年,第二个半年,第三个才待了三个月,他很不满意,“给了钱还偷懒,叫也叫不动,护理老伴也不专业,简直是请来了一尊‘大佛’!”
 
  “不请保姆没办法,光靠老头怎么照顾得过来。”许老太坚持,她腿部无力,几乎不能自理,只能日日坐在轮椅上不动弹,也需要别人扶着上厕所,生活质量自然不高。
 
  “我想要过有尊严的生活。”许老太很委屈,作为失能老人,对于保姆的需求十分迫切,但是找保姆频频“踩雷”,让老伴对找保姆一事产生了抵触心理,认为“浪费钱”。
 
  “老年人的性格古怪,就算找了护工,磨合相处也是大问题。”许老先生的侄女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住家保姆的职业素质和教育水平很重要,与老年人的交流、相处不能太粗暴。目前,家政服务专业化程度不高,好的保姆太难求了。”
 
  往上加价、请到更好的保姆就能解决问题了吗?许女士认为,养老服务应该更加经济普惠,“也要考虑到许多失能者未富先老的情况,政府应当给予特殊群体一定补贴或是提供相关普惠性保障服务。”
 
  根据2020年9月民政部数据,我国超过99%的老年人在家和社区养老,仅有不到1%的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养老。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基数大、发展快,“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特点让中国养老服务的供需矛盾更为突出,居家养老依旧是大多数失能老人的选择。
 
  失能老人居家养老问题突出,规范护工市场成为当务之急。“职业护理的未来是一片蓝海。”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即将步入老龄化,养老行业将迎来大发展、大繁荣,“首先,要建立诚信体系,实行技能考核、持证上岗的制度;同时社会应该鼓励年轻人从事护工专业,尤其是在老年人养老护理方面深耕;学校增设相关专业,提供职业化培训。”
 
  让居家生活更适老
 
  江苏省南京市居民袁大爷的腿动过手术,平日走路颤颤巍巍,也不能长久站立。旧居没有电梯,他得一步步爬上四楼。搬入新家后,他惊喜地发现,不仅上下楼有电梯,家居设计也更适老了。
 
  例如,墙壁上装有感应灯,走过就会亮起,方便晚上起夜;浴室墙上装着凳子,可以坐下淋浴。桌子的边缘做成圆角,避免老人磕碰。
 
  袁大爷最中意马桶边的安全扶手,连声夸赞道:“这个设计好。我平时腿部难用力,坐下时容易滑跌,上厕所很不方便。现在有扶手借力,可以自己把握力道,不会像以前那样猛地跌下去,半天也站不起来了。”
 
  居家养老,不仅要让家装无障碍化,更要关注小区的适老程度。近年来,各地纷纷整治提升小区道路,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供文化休闲场所、日间照料场所,进行房屋改造提升,加装电梯、无障碍改造,为老年人打造更加宜居的家居与社区环境。
 
  《规划》也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配备辅助器具和防走失装置等设施设备。
 
  “居家养老拥有巨大的市场,每一个环节都有产业化的可能。”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嘉城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要完善适老化制度建设,制定适老化建筑建设、改造标准和技术规范。其次要制定居家适老化改造行业规范﹐开展服务评定机制。最后要完善相关税收优惠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支持性政策,加大对开展适老化改造的单位的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鼓励智慧居家养老环境改造﹐通过线上线下系统﹐实现对居家老人的全方位监护和服务。”
 
  居家养老是化解“养老难、养老贵”困局的关键,因此,养老更需要全方位的保障体系。
 
  “市场失灵,监管不该失灵。”刘俊海表示,“应该织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道保障,构建普惠智慧的养老服务体系。政府应当发挥放管服三个方面的作用,首先是简政放权,鼓励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精简流程,简化程序。第二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解决社区和机构中老人挨打、挨饿、挨骂的问题,净化养老服务市场的生态环境。最后,服务要有温度,让老年人有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才能让老人的晚年更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