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主页 | 保存桌面 | 手机版 | 二维码
41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保健、养生用品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村养老方式有哪些?
新闻中心
农村养老方式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3-14        浏览次数:89        返回列表
   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为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亿人,占总人口的13.5%。与城市相比,农村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更为严峻。七普数据显示,与2010年相比,我国乡村人口减少1.64亿人;同时,乡村60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高出城镇7.99%。
 
  农村现今有哪些养老方式呢?
 
  1、家庭养老
 
  “儿孙满堂”、“天伦之乐”是中国传统家庭养老的关键词,年老时与子女亲人相守相伴也是根深蒂固的观念,农村家庭通常一对老人拥有多个子女(笔者注:此类老人家庭组成是指当前达到老龄标准,未实施计划生育前的家庭),但由于农村老人年轻时务农无退休金,仅有地方提供较少的养老金,并不能满足老人日常开销,主要养老经费由子女提供。一般家庭式养老主要有:老人与某子或女同住,其他子女为老人提供生活/养老费用;老人轮流到子女家生活,提供养老照料;尚能自理的老人自己独居,由子女轮流为老人送去一日三餐;失能、半失能、失智的老人则由子女全天候进行看护照料。农村家庭养老大致分为这四类。据调查,农村“空巢老人”成因主要有四种情况:一是子女进城务工经商,二是子女考学入职外地,三是子女结婚出村或离乡,四是无子女。但无论哪种原因,绝大部分老人养老最终还是离不开农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问题还需要在农村解决。
 
  2、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是由村里或者村子不远范围内,由养老组织为覆盖范围内老人提供一些养老服务。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当前主要是为“政府购买”的低保、困难、失能等类型的老人家庭提供家庭适老化,以及上门提供居家养老服务,部分区域根据失能、半失能老人刚需,开展日间照料中心,主要负责老人白天的照料,晚上老人回到家中去由子女照料。由于农村老人支付能力较低,除去政府托底服务的老人外,极少数老人会自行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因此,居家养老在农村养老中能够覆盖及实施范围较窄,可持续力较低。
 
  3、机构养老
 
  在农村基本都有养老院/敬老院,在根深蒂固的家庭养老观念下,送老人到养老院便会贴上“不孝”“老人被抛弃”的标签,大多数入住养老院/敬老院的老人或是高龄、或是失能、或是无子女的老人等原因家人无法照料才“不得已”送入养老院。
 
  4.互助养老
 
  农村相比城市,老龄人口基数更大,养老物资、医疗等资源相对匮乏,在养老服务方面,由于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读书,和家庭养老观念的逐渐弱化,农村家庭中仅有少部分老人能获得家人提供的基础照料,专业化养老服务更是严重缺失,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在养老服务上是有“需”而不“满”。相比于城市社区,农村更注重邻里之间的关系,可谓是:远亲不如近邻。以近邻之间相互“结对”,发扬志愿服务的爱心精神,进一步明确为老服务的种类、途径、和获得,激发参与人群参与意愿,从物质与精神两路并行,促成互助养老模式的形成。